女性及早理財 - 計劃完美人生

你可曾想過「做得好不如嫁得好」?女士們時常把大部份精力都放在穿衣打扮和美容上,卻忽略了個人財富創造及積累能力的提高。隨著社會趨勢,女性的事業、地位和收入與男性不相伯仲,但在財務獨立的同時,卻沒有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。

安全感

女性普遍較抗拒圖表、財務報表等財務分析,對數字不及男性敏感,因此,往往對自己的投資缺乏信心。最常使用的投資工具是儲蓄存款與定存,其他還有保險。她們不喜歡冒險,只顧尋求資金的「安全感」,但沒注意到「通貨彭脹」這個無形殺手,存在銀行裡的錢會「貶值」,長期下來可能連定存本金都保不住。

盲目跟從

不少女性在不完全了解自己的財務需要下,便跟隨親朋好友進行相同的投資,如此缺乏風險意識的不適當理財模式,會造成財務危機。譬如,聽別人說投資某某高收益的產品,便不顧家庭的風險抵禦能力而盲目參與,結果造成了家庭資產流失,影響了生活質素和夫妻間感情;若見別人都給孩子買鋼琴或讓孩子參加某某高價培訓,於是不理會孩子是否具備潛質,不顧及孩子是否喜歡,便盲目仿效,有機會花了冤枉錢,成效卻甚微。

階段性的理財目標

20-30歲

這個時候積蓄漸漸增加,對投資理財已有初步了解,並開始摸索投資的方法和渠道。於這個時期,可承擔較高的風險,在理財上可採取較積極的態度,例如股票投資比例可以較高。年輕就是金錢,一切仍有機會重新來過。

30-40歲

根據統計,這年齡段的女性離婚率是最高,亦可能是現代女性在生活上變動機率最大的階段;恰好又是置業或為子女準備教育經費的時候,在理財心態上應較保守、冷靜。在資產配置中,避免過於集中在高風險的投資,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可達致分散風險,保險是這個階段不可輕視的理財重點。

40-50歲

入息提高,子女成長,形成了穩定的生活模式。過去所作的理財計劃漸見成效,現在應該為自己的未來退休生活作好預備,策畫退休生活所需,適當的醫療保障是必需的。此時,投資心態應較前十年更為謹慎,增加固定收益型投資工具的比重,但仍可用定期定額方式參與基金或者股票的投資,定期檢討投資策略是不可缺少的。

安養期

到了50歲之後便進入安養期,應少作積極性投資,以保本為宜。

現代的女性不論在事業上、家庭上都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,一個長遠、完善及個人化的理財策劃可有效及輕鬆地達致理想的生活。當遇上突如其來的轉變,也不會影響預期的生活水平。善於投資理財,為女性致富的途徑之一,但先要評估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,了解自己的投資個性,才擬定理財計劃,明確自己在短中長期的階段性理財目標,這樣才能締造穩健的投資理財之路。